笔趣阁H - 历史小说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在线阅读 - 第1095节

第1095节

    小丑跳大神一样。

    反正是谁看了谁尴尬。

    但是当他听到罗南说郝运不仅能够快速切换,而且切换过后的表演还非常精彩,一点痕迹都没有的时候,他就严肃起来了。

    可惜,郝运在好莱坞出名是因为导演,想要看他的导演风格,《爆裂鼓手》《活埋》《源代码》都可以作为参考。

    想要看他的表演作品真不容易。

    《爆裂鼓手》虽然由他出演,但是风头全都被柏林影帝冯元征给抢走了。

    只能说他有点演技,实在看不出他有罗南说的那么妖孽。

    这位教授倒也没有怀疑罗南话里的真实性。

    罗南这个小姑娘非常有天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接受朋友的请托教导她。

    这世上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妖孽的天才,他们什么都学,学什么都会,而且会的非常高绝。

    罗南很有天赋,但是她并不是这种天才。

    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本杰明·富兰克林除了是政治家,还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达·芬奇在画家的头衔之外,还有至少十来个“家”。

    郝运仅仅只是在文娱领域绽放光芒,已经属于很“普通”的那种天才了。

    教授给罗南的建议就是:

    遇到这样的天才,一定要把握住,把这次的经历当做一次学习之旅。

    真学到什么东西的话,会让你受用一生。

    现在罗南站在郝运的面前,哪有功夫去听他画饼,她现在只想看郝运快进快出。

    郝运看懂了她眼中的期待,招呼大家准备开始了。

    第一场就开始上大戏。

    女主忽悠九岁的男主,试图让九岁的男主带他们逃离。

    这部电影场景非常简单。

    大部分戏都是在在“地下室”,这个地下室自然是装修出来的,仅仅只花了几天的时间。

    还有一部分室外的戏、心理医生家里的戏,都到天津五大道去拍摄。

    那边拥有“万国建筑博览苑”的美称。

    当然,现在看建筑可以说是美称,建筑怎么来的绝对算不上有多美。

    “第76场1镜1次,预备,开始!”副导演郭柯喊了开始。

    女主在床上悠悠转醒,随着主观视角镜头,先是看到了两个女同学拥坐在另一张床上瑟瑟发抖,然后就看到了坐在门口的郝运。

    郝运此时扮演的是主角九岁的人格黑德维希。

    当镜头缓慢的转向郝运的时候,他瞬间就表现出了孩子的一面。

    这么高大的一个人,不管是举止神态和语言,都呈现出了一种儿童化,而且非常自然,就好像经历了千百次的训练一样。

    然而西尔莎·罗南却很笃定,郝运只是在正常发挥。

    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郝运会不会也像剧本里的主角一样,也拥有很多个人格,而且比“24个比利”更加成熟,可以做到自由操控,无缝秒切。

    “咔!”副导演郭柯喊了一声,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才快速的说道:“镜头转的有点急,还可以再拉近一些。”

    郝运这次把青年导演计划的人都拉过来了。

    让他们在剧组打杂,轮流的上阵干活,从而加快拍摄进度。

    对于这些人来说,免费打工不是重点,重点是在郝运面前有所表现,让郝运知道有你这个人,知道你的水平。

    他们从路扬那个社交达人口中知道,黑豆传媒目前囤积了大量的剧本。

    其中郝运亲自操刀,还没有拍摄的就有二十部以上。

    再加上黑豆传媒从外头采购的版权,和编剧组新创作出来的剧本,至少有三十个项目等着大家去开发。

    而且黑豆传媒是圈内有名的不缺投资。

    随随便便一个招标会,就能拉来两岸三地最财大气粗的那波资本一起出钱出力。

    以前郝运拍电影喜欢找一堆资本,你一份我一份。

    大家都觉得他脑子不正常。

    现在才看出这种模式的强大之处。

    然而,其他电影公司再想跟着学也晚了,也没有那个条件。

    因为其他电影公司做不到能够像郝运的项目这么赚钱,这是长久合作积累下来的口碑和信任。

    郭柯不是第一副导演,他只负责三天的拍摄。

    郭柯98年进入由香江演员方刚成立的“巨采”艺员培训班,此后考北电未果,便开始在剧组打零工,期间他做过演员助理、替身等工作,后来慢慢的做了副导演。

    2008年的时候,他执导了惊悚悬疑短片《二灵八》。

    没能上院线也没能拿奖。

    今年看到了黑豆传媒的青年导演计划,他脑子一热就报名了。

    没想到竟然真的被录取了。

    郝运在电影开拍之前一一和这些副导演聊天,他也不知道怎么就被郝运翻了绿头牌,成为第一个“三天”的侍寝娘娘。

    郝运看了看拍好的这一段,认可了郭柯的说法,表示可以按照郭柯说的这样拍。

    其他人都羡慕坏了。

    第一个镜头就能做出改进,这小子也太幸运了吧。

    老板肯定是记住他了。

    镜头里,罗南看着九岁的郝运要走,赶忙喊住了他,开始忽悠。

    演戏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遇强则强。

    在郝运如此精湛表演的带动下,罗南发挥了超常的实力,就连两个小配角女生演得也很到位。

    如果她们有什么地方演得不好,郝运就会立刻指出来。

    甚至还能演出来示范给她们看……

    这个实在是太逆天了,一个大男人,他不仅能够演小孩,还能演女孩,比真正的高中小女生还更形象。

    让人毛骨悚然的是,给这个示范,给那个示范,示范完了之后很快又切回自己的角色。

    一场戏结束后,西尔莎·罗南小心翼翼的问道:“……您不觉得这样有些……”

    她不知道怎么形容。

    “你觉得这样不正常?”郝运直接帮她说了出来,然后笑着说道:“其实多锻炼的话你也可以的,我是拍上一部戏《海边的曼彻斯特》才逐渐练出来这样的本事。”

    罗南看着郝运阳光、和煦的脸庞,顿时就相信了他的话。

    “不过,不太建议你这么做……”郝运决定劝阻一下对方,并且给出了一个理由,说道:“这种状态对表演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让你无法深入的进入角色状态,毕竟也没有哪个导演会要求你那么快的入戏。”

    “谢谢,我明白。”罗南点点头。

    内心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试一试才行,不试一试的话怎么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呢。反正,切换的太快也不是什么缺点。

    “你很有潜力,未来可期。”

    今天电影开始拍了,郝运发现他果然没有看错罗南。

    “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吧,导演,《分裂》有第二部吗?我觉得剧本最后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应该还有未完的故事。”西尔莎·罗南好奇的问。

    “或许有,这个我还没有想好。”郝运无奈的说道。

    剧本里的结局,是男主终于分裂出了野兽人格,但是当他看到女主身上的伤疤,认为女主和他是同类,于是就放过了女主。

    而女主在动物园被解救,又要回去面对她的禽兽叔叔。

    联想到这部电影的主线故事,女主是否也会像男主一样分裂出保护型的人格呢。

    “很期待导演会写出相关的新剧本。”罗南希望能够和郝运多合作几次。

    这样她就更容易学到郝运的真本事了。

    她也试过去切换表演状态,结果发现非常的困难,连郝运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导演,您是不是该换衣服了?”郭柯在那边催促。

    他的英文非常一般,这会儿正跟着导演助理学英文呢,他的很多指令都需要助理翻译一遍。

    “现在你是导演,不要喊我导演。”

    郝运回了他一句,去换了一身衣服准备继续拍摄,这个电影他会换很多衣服。

    每一次新人格出现都会换一套衣服。

    不要问为什么,这属于电影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

    《分裂》并没有傻乎乎地将24个人格来个走马灯,而是挑选了几个性格跨度非常大的加以工笔地描摹。

    集中展示少数几个差异显著的人格。

    比如暴力的强迫症患者丹尼斯,喜欢聊天的9岁小孩海德威,英国女人帕特里夏,以及时装设计师巴里。

    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观众以着装和行为将不同人格差异分辨出来,而到了后期,就可以仅仅依靠角色之间截然不同的细微面部表情变化得以分辨。

    即将登场的是女人帕特里夏。

    这个角色仿佛是凯文既期待又害怕的一个母亲形象,期待的部分就是总是在凯文感觉要做错事或做错事的时候,来提醒他或者安抚他;怕的部分可能就是同为女性形象的她会映射凯文母亲那种躁动不安的焦虑情绪。

    郝运穿上了红色的衣服,还戴了首饰。

    完全看不出有刚才九岁小男孩的感觉,但是也不让人觉得很奇怪。

    其实,如果不去看身材和气质的话,郝运颜值是非常高的,属于穿了女装也不会让人觉得恶心的类型。

    呃……

    就是大家看了会说“就算男的,我也可以”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