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书迷正在阅读:地府探案,坏妖骗钱、小哥儿才不凶、明明可以靠脸吃饭、末世作精指南、金丝雀变凤凰、对疯狗A始乱终弃后、卷王小狮子的异世界奋斗史、六十年代之糙汉宠妻、死去的白月光出土了、闺蜜是绿茶怎么办?[穿书]
祁熹追闻言不再做声,过了会儿说道:“若我幸有再持剑之日,定当前来寻你。” 宁和笑道:“一言为定。” 第二日,拜别金虚派众人,宁和与宁皎一同折回到相州城中。在城中歇了一日,将在城中等了半月等得焦急无比的王胡儿领回,待到天明,便启程西南而行,一路朝着越州而去。 . “再过半日,就能瞧见岐山了。”宁和话语中带着几分怀念,抬手指了指天边。 回越州这一路,宁和不再御剑,而是乘车乘船,有如凡人一般缓缓而行。 此时,他们就正坐在一辆雇来的马车中。 王胡儿本来蜷缩着靠着车厢打盹,听见声音一个激灵坐起来,恍了恍:“喔!要到了?” 宁和有些无奈地瞥他一眼:“你再睡些时候就该到了。” 王胡儿忙擦擦嘴,讨好地笑道:“不睡了不睡了,老师,我来给您读书!” 见宁和没反对,他飞快地从脚边箱子里抽出一本书来,吭吭吃吃地读了起来。 只是识字没那么多,难免结结巴巴的,听得前头赶车的车夫都笑了几声。 宁和也也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随他去了。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总算赶在入夜前分进了越州城中。 “哎呀,好险!”车夫很是庆幸,“再晚一刻钟关了城门,咱们可就得露宿城外啦。” 宁和请他将车驶向了城中一处客栈,连他一起叫了四间房,又给了茶水饭钱,喜得车夫连连叫了几声善老爷,笑逐颜开地去了。 吃过晚饭,宁和在房中思忖了片刻,终究走出门来,敲响了隔壁的门扉。 “阿皎。” 宁皎开门后让至一旁静立,宁和走进屋中,桌上有笔墨纸页摊开,不由玩笑道:“阿皎竟也会主动习字了,为师心中甚慰啊!” 宁皎微微低头:“心中烦闷,故而习字。” 宁和道:“何事烦忧,可愿与我说说?” 这也是她入夜前来的目的。 宁皎仿佛从相州城时起,就一路沉默寡言。从他面色上常人恐怕难以分辨,但宁和同他还是岐山中一头黑蟒时候便已相识,最为熟悉他脾性,能从他仿佛一成不变般的漠然神情中品出几分郁郁之色。 思来想去,这才前来关切。 宁皎沉默许久,宁和给自己倒了杯茶,耐心静待。 等到一杯茶饮尽,宁皎终于开口,吐出了四个字:“物伤其类。” 宁和一怔。 她将这词琢磨了片刻,随即意识到宁皎在说什么。 “你是说,沈媞微?” 宁皎点头:“我再如何学人似人,终归非人。沈媞微畜养鸮鸟,周琛书就要杀她。” “他二人已为夫妻,尚且如此。”宁皎顿了顿,一双点墨般漆黑的双眸定定望向宁和,“若他日……你可会杀我?” 宁和眉头蹙起,也正色回视:“阿皎与我相识多年,应当知我。我剑只为为恶而斩,阿皎此话何意?” 两人对视片刻,宁皎先移开了目光。 “有一事,你不知。”他说道,“我并非岐山莽灵。而是,岐山山灵。” 宁和双目微睁:“山灵?” “是。”宁皎道,“我乃岐山。莽为形,山为魂。” “山川如何生灵?”宁和疑道,“我所阅前人古籍,从未有片语记载。” 宁皎说:“从未有之,自然从未记载。” 他望着宁和双眼,缓缓说道:“大德之人。” 宁和一怔。 宁皎道:“岐山地处偏远,本无名姓。然有一日,有大德之人口称此山‘形如龙尾’。大德之人所言,山川皆可闻之。此处百姓亦将岐山唤为龙尾山,众口成金,岐山日夜听闻,渐生灵性。” “可有尾无首,有山无渊,龙不成龙,只可化蟒。” “山川化灵,有悖伦常。故而我有灵无智,只能终日蒙昧懵懂于山间,与寻常兽类无异。” “直至千载之后,这岐山之下,又生一大德之人。”宁皎朝宁和走近了一步,与她惊异双目相视,“赠山灵以心尖之火,至此,此山灵智俱全。” “……” 静谧中,宁皎再一次开口:“我欲成龙,我亦为此而生。由蟒化蛟,由蛟而成龙。那日于海边见大鱼,习其弄水之法,我便已有了悟,蛟可由池生,而龙,非渊不生。岐山无水,则我不可化龙。” 此时,宁和已由最初的惊诧平静了下来。她生性平和,思绪也向来明晰,听完这话,已隐隐了悟宁皎之意。 她神色肃然:“因此……” “因此,”宁皎道,“有朝一日,我必将引水越州,淹城为渊,以化真龙。如今,你可要杀我?” 话音落下,屋中一片寂静。只余清风吹得烛光微动,烛芯轻声爆响。 许久,宁和说道:“你可知越州上下数十万百姓,更有无数走兽生灵?” 宁皎说:“我知。” “如此罪孽,生灵涂炭,”宁和道,“如何成龙?” 宁皎说:“龙无渊不生,别无他法。” 片刻后,宁和又问:“你明知如此,也瞒至今日,又为何要在今夜同我说出这些?” 宁皎道:“你于我,有点化之恩,有教化之德,你要杀我,我不能抗。既如此,说又何妨?” 室内又是一静。 宁和手中剑光隐现,明灭吞吐。许久,她松开掌心,转身回到桌边坐下,提起桌上瓷壶,再度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宁皎立在桌边,静静地望着她,一如她从前教他读书习字的每一夜。 宁和说道:“并非别无他法。” 宁皎目光闪动:“还有何法?” “你既说,我为大德之人。大德之人可引不生灵之山川生灵,可将不生智之山灵生智,”宁和指尖轻轻转动着手中茶盏,缓缓说道:“如此,想必也能以这一身功德,使无渊之蛟化龙。” 宁皎猛地抬起头。 “阿皎,来。”宁和神色平静,朝他招了招手。 宁皎走过去,停在她身前顿了片刻,忽地屈膝而跪,眉目低垂,头颅正好倚在她的掌边。 宁和看着他,抬起手,轻轻在他发间抚过:“宁皎,你我已有师徒之实,本就气机相连。自即日起你随我修行百年,受我约束教导,待得他年功德圆满之日,我与你结道侣之誓,则天地视你我为一体。我之功德庇佑,半数予你,助你化龙。如何?” 话音刚落,桌上灵光一闪,玉轴无风自起,抖开青布一卷。 墨色为骨,斑斑若鳞,青光翻腾间隐有五爪似鹰,搅得山河颠覆,狂风如啸。 只见那榜上金光点墨,落一行金字忽现忽没——青云群妖榜第一席,岐山黑龙,未出而陨。 地上宁皎双目微闭,头颅顺着她的掌心缓缓下落,直至额心伏地,长拜不起。 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 [大道仙录君子剑本纪]载: 剑仙宁和,始为下界凡人,三十有六入得道途,修行一万又三千载,登仙位,领皇天尊号,入本纪。 其剑蕴生于心窍,刃无形而直击三魂,神光如雪,剑光至处,如日月将升。号曰:君子剑。 剑仙无有子嗣,无道宗所属,亦不曾开山立派。仅仙侣有一,门徒有二。 传闻剑仙飞升之日,有神龙相随,霞光瑞气万千,天地同贺。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