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就在陈艺文心里想着有得没得时,乔泽突然吩咐了声。 “啊?又要测试?这次更新了什么?”陈艺文傻傻的问了句。 不过双手已经快速操作起来,直接退出当前界面,打开了另一个窗口。 “新增了一个情绪判断模块,对话时系统会先通过收集你的用词造句跟数据库比对,来判断使用者目前的情绪,然后给出更个性化的回复;另外我重新升级了搜索跟比对模块,内容更贴合国内的使用习惯,而且能快速的对数据进行归类处理。” 乔泽随口解释了句,人已经坐到了餐桌旁。 先是拿起苏沐橙准备的水喝了一口,然后拿起了米饭就着小炒开始大快朵颐。 肚子的确是饿了。 苏沐橙也坐到乔泽旁边开心的吃了起来。 不时的给乔泽夹夹菜。 不过吃饭的时候乔泽照例是不怎么吭声的,陈艺文脑子里一堆问题也只能先憋着,于是工作室就只回荡着苏沐橙热情的声音。 “这个是食堂里大师傅炒的麻辣牛肉,你多吃点呀。” “还有,你得多吃鸡蛋呀,专门给你打的,据说鸡蛋很补脑哦!” …… “呸……你家男人还用补脑吗?” 陈艺文在脑子里暗暗啐了苏沐橙一口,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眼前已经启动的对话框上。 对话框很简陋。 能看出设计者根本没花半分心思在美工上,五根黑色线条将一个长方形分成上下两部分,便成了一个简洁到不像话的对话窗口。 不过已经用习惯了,陈艺文也懒得吐槽这些。 用乔泽的话说,这个课题是用来写论文的,不需要计较美观问题。 不过简单的对话测试应该聊些什么呢? “我们今天考试了。” “哦?那你考的怎么样?” “不怎样,不过及格应该没问题。”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大学生哦,及格就很不错啦!” “噗……小群同学,大学生也需要绩点的好不好?及格只能保证不重修,绩点低的话,以后啥好事都轮不到你。” “这样呀?那你现在会感觉很悲伤或者气馁吗?” “倒也没有,因为我早就决定躺平了。” “躺平?这可不是一个好选择。虽然你跟我说过,你的原生家庭很富有,但没有经历过贫穷,你怎么能知道富有的意义?没有遭受过苦难,又如何能体验到幸福?” “哦,那你有什么好建议?” 陈艺文随手打下一行文字。 毕竟跟机器瞎聊,可比喂数据要舒服多了。 “当然是把钱都败光啦!这样你就配享受人间最真实的苦难,体验人们的白眼,亲戚的唾弃,父母的失望,你的人生也就完整了!” “我……你是不是当我傻?!” “呵,你不傻谁傻?” “不是?我招你惹你了?” “你天天在我面前秀优越的时候忘了吗?这还不算招惹我?哼,最看不起你这样的有钱人,天天把收租挂在嘴边,不过是父辈余荫碰巧又享受了时代红利而已,你有个屁的本事啊?!还动不动就躺平,你配吗?真好意思,废物!” “我……mmp!你说谁废物?再说一遍试试?!” “呵呵,废物,废物,废物!怎么样?你咬我啊!你是想咬cpu,还是键盘,又或者gpu?友情提示,万一被电死了,恕不负责!不过真电死了也挺好的,反正你活着也是浪费粮食!” “老子……”刚打了两个字,陈艺文突然意识到他特么是在跟木有感情的机器抬杠。 等等,他是怎么突然上头的? 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判断模块? 这是在判断使用者的情绪还是判断该对使用者使用什么情绪啊?! 以前的测试都挺好啊,中规中矩的,今天画风怎么突然就变了。 陈艺文一抬眼,看到乔泽恰好放下筷子,立刻忙不迭的说道:“乔泽,乔泽,你过来看看,你这框架是不是设计的出问题了?” 乔泽走到陈艺文身边看了一眼,说道:“有问题吗?感觉效果好像还不错。” “你管这叫效果不错?”陈艺文崩溃了:“谁喜欢这种会抬杠的聊天工具啊?!” 乔泽皱了皱眉头道:“只是为了写论文而已。我跟李叔聊了一些东西,很多论文可以分开写。比如测试这个情绪模块,就能写篇通过群论归类来实现ai聊天的类人情感模拟。接下来还会开发其他的一些插件,每个插件都能写篇论文,这样不好吗?而且情绪模块本就是用群论搭建解耦框架跟实现因果律的有利佐证,能让主框架跟论文更有说服力。” “额……”陈艺文呆了。 乔泽重申道:“你不要用看待产品的眼光去理解这个框架,而是以学术的目光去看待它。因为我们的需求是后台有效数据跟论文。至于这项技术会不会或者有没有必要在未来成为一款类似chat gpt的产品,并不在我们现在需要关心的范畴。” “哦!” 陈艺文应了声,这才发现苏沐橙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跑了过来,正盯着屏幕看着,然后欢快的笑出了声:“哈哈……陈艺文,你这是跟机器吵架呀?!乔泽,你这也太厉害了吧?竟然能让电脑变得这么有性格,这可比那个chatgpt有意思多了!” 陈艺文翻了个白眼…… 呵……电脑损的不是你对吧?! 你除了说乔泽最棒了,还会说啥? 只是陈艺文还没来得及吐槽,便看到苏沐橙欢快的把键盘扒拉到手边,然后飞快的输入:“小群同学,乔泽最棒了,你说对不对?” “当然,我很肯定这一点。而且乔泽从没说过要躺平哦!” 陈艺文:“?” 我特么想躺平招谁惹谁了?! 第79章 遥遥领先 很快,谭景荣也回到了工作室。 真要说起来,目前这个草台课题班子对项目最上心的,除了乔泽外,绝对就是谭景荣了。 其实李建高第一次把他带到这个课题组来的时候,谭景荣内心还是很抗拒的。 什么情况? 小组里从小老板到其他所有成员都是大一的新生? 只有他一个研究生? 搞笑的吧? 真的,如果不是乔泽已经把框架写好,直接就可以开工喂数据的话,谭景荣说不定也要选择转身就走了。 就这样,正式在工作室开工的第一天就在有些郁郁的情况下过去了。 但当第二天谭景荣跟李建高一起接触到了乔泽写的框架后台之后,整个人又开始懵了…… 这特么是一个大一新生能写出的东西? 再然后李建高又把乔泽写的论文直接甩给了他。 晚上通读了一遍论文后,谭景荣决定放下尊严跪下了。 接下来这半个月,谭景荣就好像在梦游一般。 对于苏沐橙跟陈艺文来说,乔泽不管对这个框架做了多少离谱的事,在两人看来似乎都挺正常的。 但落到谭景荣眼里,那感觉……怎么说呢,他都不敢怎么跟乔泽说话。 因为谭景荣是真觉得他跟乔泽……不,应该说乔泽跟这个世界都应该给隔离开。 他根本想象不到乔泽脑子里还有多少奇思妙想,总能在框架上添加一些新的东西。 更可怕的是,三个人不过喂了十多天的数据,这个试验性的框架是真的肉眼可见的“聪明”起来。 如果以chatgpt为参照物的话,前十天的测试回馈结果,还显得极为呆板,大概跟chatgpt2代持平,但这些天框架的回应质量已经肉眼可见的在提高。 不管是ai文本翻译,自然语言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提炼,又或者根据要求给出特点内容…… 都已经开始渐渐能跟最新版本的chatgpt4代比肩了。 现在欠缺的无非就是多向发展的内容。 比如绘画这些。 但谭景荣很清楚,并不是乔泽设计的框架做不到这些,而是他们租的算力还是太少了。 不过说实话,用来发论文绝对是够用了。 毕竟他们已经证明了,并不需要大批量的数据,也能让机器变得更聪明。 这已经证明了乔泽设计的这套框架以及相应算法相对于现行框架跟算法的优越性。 这也就是谭景荣本来就是沉闷的性子。 不然真会忍不住到处吹嘘了。 所以在课题组的这段时间,谭景荣一直很谨小慎微。 没办法,他是真的很想留在这个课题组,偏偏目前他做的所有工作,可替代性极强。毕竟喂喂数据,调调参数,做做测试,随便叫一个大学生来,培养个两、三天差不多就能成熟练工种了。 他又特别需要在这个课题组工作的履历。 想想看吧,等课题组把成果发布出去那天,他也出现在课题组成员名单上,对他以后发论文、找工作能有多大助力? 比chatgpt更牛逼的群智课题组成员之一,参与了项目全程研发工作,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真的,简历上只要写上这一句,哪家期刊编辑看到不懵逼?哪家公司hr看了敢等闲视之? 如果谭景荣更不要脸的话,再加一个事实,他还是课题团队里除了大老板、小老板外唯一一个研究生。那些压根不了解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的人看来,会不重视他? 至于之后会不会发现他是水货,那还真不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