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节
差不多就够了,站在报社的立场,话不需要说得更明白。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引发新一轮的争论,贺独唱并不在意。 稿件既然在层层审核后被通过了,就足以说明报社的立场,他只是个平平无奇的高级记者而已。 …… 外界的纷扰并没有影响到乔泽。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乔泽很忙。 当然不是忙着报告会的事情,一切都有徐大江去安排,他只需要第一天在报告会上完成发言就够了。 现在他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杨-米尔斯方程求解的工作中。 这次他甚至让豆豆开始在各大预发表网站上去寻找相关的文章,想看看数学界或者物理学界之前有没有相关性的研究。 可惜的是,豆豆检索了几乎所有相关词的论文,都没有找到关于这种超越传统数学的新型数学结构。 这是件极为麻烦的事情。 意味着他要开辟一个数学新领域——超螺旋空间代数。 通过这些天的研究,乔泽已经对这一梦中闪现的新代数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个全新创造的代数系统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允许处理超高维度的运算,包括超螺旋导数和非线性超螺旋乘法,最大的优点则是能更自然地描述规范场的非线性性质和高能物理中的复杂现象。 换句话说,这种世界上还没出现过相关的代数体系跟数学思想,所以乔泽哪怕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杨-米尔斯方程的解,要让全世界的数学家跟物理学家能弄懂其中的数学思想,他还需要给出整体体系各项定理的完整性证明。 就好像微积分的从无到有经历了好几代人的努力,才将其中的一系列定理慢慢补全。 如果乔泽要开创这个数学分支的话,同样得从无到有,从最基础概念的定义跟解释开始,让大家了解他的数学思想。 这也让乔泽意识到,那些前辈们的伟大,不止是他们作了一个又一个学术成果,更因为他们把那些抽象至极的概念解释得足够清楚,能让更多的人学懂,然后流传下来。 很烦…… 因为要让大家都理解的话,需要做的前置工作太多了。 最终乔泽做出了一个不太负责任的决定。 先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杨-米尔斯方程的解,然后交给学界去用超算验证吧。 只要最终结果是正确的,学界现在懂不懂这种非常规的代数结构似乎并不重要。 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来说,想要用超算来求解,起码就目前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计算量太过庞大了,但如果已经把通解推导出来,只是反过来进行验证的话,其实并不难。 照现在全球超算的能力,只要能第一时间给够算力,最多一、两天的功夫就能出结果。 在方程通解这个问题上,哪怕编写程序的时候给出的参数不同,最多也就是影响出结果的快慢,但一定是能被验证的。甚至不需要他给出太过详细的证明过程。 不过哪怕对杨-米尔斯方程进行了超螺旋空间代数转换,鉴于方程本身的复杂度,想要求解依然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尤其是在针对这种新的代数结构,他还需要想清楚几个重点定理的证明,才能够有底气得出正确的结果。 所以这一个多月时间,乔泽几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之中,甚至连一栋楼里的光刻机项目都已经不再理会。 直到徐大江找上门来劝乔泽搬家…… 是的,学校已经给乔泽准备了一栋三层的小楼,作为西林数学研究所的暂时性落脚地。 不光是急着立项的问题,一批世界顶级学者即将来到西林,人家都是看着乔泽的面子来的,光刻机那栋楼又属于涉密单位,不方便接待啊! 只是,徐大江大概想不到,哪怕换了栋楼,这个时候乔泽同样不方便接待。 第193章 拿去验证吧! 学校给研究所暂时安排的是学校南边的一栋小楼,面积不大,每层大概只有三百多个平方。 之前这里是一个存放体育器材的仓库,因为学校的老体育场就在旁边。 学校扩大之后,老体育场规划成了一栋食堂跟一栋教学楼,这个三层小仓库就基本上没怎么使用了。中途做了一段时间学校的创业课程辅导教室,这项课程后来因为学生创业开始渐渐被冷落,便空了出来。 这次正好拿来先做研究所用段时间。 哪怕是审批各项工作做得再快盖楼起码也得一、两年的时间。 这是一个月前就已经决定的地址,不过因为这栋楼终究还是太破旧了些,所以学校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各项修缮。尤其是对外墙、小院花园跟卫生间的改造。 投入了近百万之后交给乔泽的小楼已经焕然一新。 还带了一个有竹林跟小水系的院子,用来待客非常不错。 院子外还专门安排了两个岗亭,跟安全处,保证整栋小楼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 这里没有保密单位的牌子,但也没人希望乔泽的电脑跟草稿出现丢失。 学校早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收集乔泽的手稿。哪怕只是随手写下的一些公式,也是有价值的。 对于搬家这件事,乔泽倒也没有抗拒。 尤其是来过一次小楼后,乔泽便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 虽然小楼后面隔着五十多米就是一个教工食堂,吃饭时间人比较多,但学校特意在小楼后面移栽了好几颗树木,郁郁葱葱的,加上有围墙隔着,只要关上窗户,还挺幽静的,特别适合闭关。 于是第二天搬来之后,乔泽便把项目组一众人都安排到了二楼,他则占据了整个三楼。 至于一楼早已经根据乔泽的意见,改造成了一个百平米左右的现代化小型会议室跟一个连通院子的接待间。 不过暂时一楼注定了没什么大用。 因为乔泽在12月29日搬到了新的小楼之后,就真开始闭关了,干脆直接住在了三楼。反正除了办公室外,还专门给乔泽准备了一个套间可以休息。 已经一连三天了! 除了苏沐橙每天给他送饭之外,谁也不见。 最多就是再被苏沐橙拉到楼顶上跳跳操,保持最基本的运动。 于是徐大江急了…… 闭关? 这个时候闭关? 这不是开玩笑嘛? 已经确定最早一批到来的学者大都是3号就会抵达华夏。 要知道这批学者都是学界的大佬,很忙的! 提前两天来,都是希望能在报告会之前跟乔泽做一些学术上的交流。 其中既包括了爱德华·威腾这样的顶级学者,也包括了新一代公认的数学天才彼得·舒尔茨,更有好几位顶级期刊的主编,比如洛特·杜根,弗兰德·威尔逊这些人。 最重要的是,杨老明天也要来了,还特别说了想跟乔泽见一面,随便聊几句。 这些要求很合理的,根本没有拒绝的道理。 但乔泽还在所谓的闭关中…… 徐大江已经急到嘴角开始长痘了。 但他跟乔泽根本联系不上,因为乔泽直接把对外所有联系方式都切断了。 即便到了小楼,也进不去三楼。 他总不能找人把走廊那个防盗门给拆了吧? 不怕浪费钱,只怕惹恼了乔泽。 更麻烦的是,这次连李建高都爱莫能助。 因为乔泽决定闭关前,专门给李建高打了个电话,说是这段时间他需要专心思考一个数学问题,不想被打搅。 其实李建高是建议乔泽能跟前来听取报告会的学者们好好讨论一下来着,说不定就对他研究的问题有帮助,但被乔泽生硬的拒绝了。 “李叔,这个问题暂时没人能帮我,只能靠我自己想明白。” 换了个人说这话,李建高大概会嗤之以鼻,觉得太过狂傲了些。 毕竟对于数学真的是一门需要交流的学科。 但乔泽在电话里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建高觉得他其实找不到什么理由来驳斥,只能勉励两句后挂了电话。 没办法,很早之前李建高便有了觉悟,他能给予乔泽最大的帮助就是对这孩子的一切决定无条件支持了。 好在他只是个普通教授,哪怕最近刚刚由转正,但也不需要像徐大江那样,操心许多事情。 于是只有徐院长感觉受到伤害的情况再次发生了。 学校跟更高级的领导才不会管乔泽闭不闭关,一众学术大佬来了,感觉很不满意,哪怕只是抱怨几句,板子最后必然会打到他身上。 理由他都帮陈校长想好了:“你身为数学院的院长,早知道这个事情,怎么没跟乔泽提前沟通好?” 上位者找下位者麻烦就这么简单。 根本不会去管这段时间他要操多少心,协调多少事情,以及根本乔泽突然选择闭关这种事情有多让人意外…… 总之乔泽不会有错,领导也不可能错,那错的只能是他了。 妥妥的第一责任人。 于是只能抛去院长的尊严,求到了苏沐橙这里。 没办法,最近一段时间,能出入乔泽办公室的只有这个数学基础班大二的女同学了。 也还好有苏沐橙。 “喂,小苏啊,在哪呢?” “三楼啊。” “哦,乔泽还在忙呢?” “是啊!他现在都不肯出门,说是这个问题他打算在报告会之前想明白,换个时机公布又会很麻烦。” 徐大江从苏沐橙的语气中听到了忧心的感觉。 “哎……这……到底是什么问题?至于这么急?你要跟乔泽说他还年轻,未来时间还一大把的……对了,能不能再帮我问问他,明天抽一个小时跟几位教授跟主编见见面?人家都是为跟他交流专门提前来的。” “徐院长,我问过了。但乔泽说了,暂时还是别见了,他已经有感觉了,不想思路被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