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书迷正在阅读:娘子多福、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逆天重生:废物七小姐、都穿越了,谁不干点大事、穿成假少爷后我靠学习成为团宠、病弱路人甲被迫深陷修罗场、别和我提离婚、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七零]、不可预测的万人迷生活[快穿]、在修罗场独美苟活[重生]
刘木娘眼睛发酸,心疼起小侄女来,作为刘家的姑娘不受重视,自小就是干得多吃得少,就这样已经比村里不少姑娘都强了。 可跟赵馨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从小到大,无论是大姐,她,还是现在的刘娟娟,连红头绳都没有,更别提这样好看的头花了。 “真好看,我们家娟娟也是大姑娘了。”刘木娘心底有些感慨。 她忍不住想,要是自己往后过得好,在家能说得上话,怎么样也不能让娟娟也被家里耽误。 这样的心思一闪而过,赵馨又催道:“小姨,你喜欢哪一朵?” “这朵吧。”刘木娘不忍心拂了小姑娘的好意,伸手拿了一朵最不起眼的。 “我给你带上。”赵馨笑着说道。 刘木娘弯下腰,让小姑娘将头花插在了自己的发髻上,又对着赵馨拿过来的镜子瞧了瞧,心情也跟着敞亮起来。 “好看吧,这些头花每一朵都是我精挑细选的。”赵馨得意道,觉得自己的眼光特别好。 刘木娘笑起来,瞧她虽然带着头花,发髻却简单,便提议:“小姨给你们梳头发好不好?” “好呀好呀,小姨你快来。” 赵馨立刻来劲了,飞快的走到镜子前面坐下来,将木梳子递给刘木娘。 她还故意强调:“这把梳子是爹爹给我做的,用着可舒服了。” 刘木娘拿着木梳子有些惊讶:“姐夫还有这个手艺?” 做梳子费功夫,光是打磨梳齿就很费功夫,许多人都不耐烦这个时间。 可赵馨不但有梳子,还不止一把,不同款式的梳子居然有三把。 赵馨笑盈盈的说:“爹爹什么都会,他平时没事就喜欢做木工活,说能静心,我就求他多作几把梳子换着用。” 刘木娘挑了一把梳子用起来,她手巧,很快就跟小姑娘梳了个新奇的发髻,插上头花后分外俏丽。 赵馨满意极了,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说:“小姨你教教我,回头我自己也想这么梳。” “好,小姨慢慢教你,一时半会儿学不会也没什么,以后小姨都给你梳头。”刘木娘轻柔的说着,手指翻飞,居然又给她换了一个发型。 小姑娘早就能自己梳头发,但她的手艺一言难尽,只有最常用的双丫髻能梳好。 以前她自己还不会的时候,都是刘云娘给女儿梳头,再后来刘云娘不在了就是赵椿。 赵馨都不敢回想那段日子,他大哥的手艺就是头发不能掉下来,恨不得将她绑成秃头。 这会儿透过镜子看见刘木娘温婉微笑的模样,赵馨有些恍惚,似乎看到了去世的母亲。 一时间,赵馨有些想娘了。 “怎么了,小姨弄疼你了吗?”刘木娘见她眼眶发红,连忙停下。 赵馨吸了吸鼻子,摇头说:“小姨给我梳的太好看啦。” 刘木娘想到了什么,轻轻搂了搂小姑娘,低声说了句:“大姐不在了,以后有什么心里话只管来找小姨说。” 赵馨点头答应了。 刘木娘也心疼她,只叹大姐去的太早,大姐夫虽然照顾的周到,但几个孩子终究是没了亲娘。 赵梦成跟何水清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又问起豆腐坊的事情来。 这次何水清早有准备,笑着说:“娘和木娘都说,这事儿能干,只是不能让姐夫吃亏,盘下来的钱不能少。” 赵梦成放心了,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我哪能吃亏,要不就按之前说的算,前三年你给我分成,三年之后这生意就全归你了。” 何水清却说:“这样,姐夫也亏了。” “不亏了,王明那边也是这样来的。”赵梦成笑道。 虽然他给了配方和销路,可三年的时间啥事儿都不用干就能坐等收入,也已经很不错。 再者,豆腐坊的事情何水清摸得一清二楚,这一年赵梦成已经慢慢不管了,何水清要是个有心眼的,完全可以撇开他自己单干。 但何水清从来没这样的想法,这是个老实人。 赵梦成喜欢老实人,这还是自己的妹夫,更愿意照顾他一些。 “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起个文书咱们签字画押,彼此都放心。”赵梦成笑着说。 何水清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这时候传来一阵脚步声,听着就知道是赵馨这丫头。 果然,赵馨兴冲冲的跑进来,摇头晃脑的说:“爹,快看,小姨给我梳的好看吗?” 赵梦成低头去看,这发型估计花了不少功夫,他头一次觉得刘木娘实在是厉害,那么点头发居然能盘成这么复杂的发型来。 “呦,我家馨儿变得更好看了。”赵梦成向来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赵馨得意道:“我也这么觉得,现在我是村里最好看的小姑娘了。” “馨儿原本就是最好看的小姑娘。”赵梦成夸道。 这可是大实话,论模样,赵馨挑着父母的长处长,是家里三个孩子里模样最出挑的,也就是比唐糖差一丁点儿。 别说青山村,整个上河镇都找不出这样的来。 毕竟原本的剧情里,被万家买去的赵馨身份低微,却还能靠着美貌获得宠爱,从而让两个哥哥得到出头的机会。 赵馨能当上皇后固然是因为两个出色的哥哥,但其中也有她容貌美艳无双的缘故。 赵梦成想到剧情,伸手摸了摸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有他在,赵馨永远也不会经历那些。 赵馨被夸得美滋滋的,又问其他人:“大哥,二哥,快看我。” 哪知道赵椿是个扫兴的,瞥了一眼就说:“没啥不一样啊,还是一个脑袋两朵头花。” 赵馨一听生气了:“你眼睛是摆设吗,明明完全不一样。” 赵椿应付了事:“好好好你最好看行了吧,你咋不跟小糖比,他脸白的跟雪一样。” 赵馨眯起眼睛来。 无辜被拉下水的唐糖也不高兴,哼哼道:“大哥,你干嘛说我,我是男孩,等我长大就不会这么白了。” 几个孩子又吵成一团,赵梦成照旧不掺和,只在旁边看戏。 刘木娘拉着刘娟娟出来,小姑娘也已经换上了新发型,还有些略微的不自在和害羞。 听见厨房里吵吵嚷嚷的声音,刘木娘心急的加快脚步,生怕孩子真的吵架。 她正要开口劝一劝,赵梦成开口了:“别管他们,一会儿自己就好了。” “姐夫,你脾气可真好。”刘木娘感叹道,家里这么多孩子吵吵嚷嚷的,她姐夫还能坐得住。 这要是在别家,做爹娘的要么已经开骂,要么直接动手,哪能任由孩子吵翻天。 赵梦成笑道:“反正吵不到我。” 何水清倒是很羡慕这样的吵闹,甚至还说:“还是孩子多好,多热闹。” 他也不怕孩子吵架,以前家里总是只有他们母子俩,大过年都静悄悄的。 想到孩子,何水清看了眼刘木娘,脸更红了。 刘木娘接到丈夫的目光,脸也蹭的一下都红了。 赵梦成轻咳一声,招呼夫妻俩坐下来。 刘木娘却是个坐不住的,又说:“姐夫,孩子过年的衣裳还没做吧,你把布给我吧,今年别麻烦王婶了。” “你刚嫁过来不歇几天?”赵梦成问道。 刘木娘很是坚持:“闲着多没劲,我跟娘说好了两人一起动手,三天就能把衣裳做好了,你只管放心。” 她口中的娘不是刘老娘,而是新婆婆何寡妇。 一听这话,赵梦成就明白过来,小夫妻俩今天过来是带着任务的,这话一听就是何寡妇的主意。 何寡妇跟王婶熟悉,估计是知道他们家今年的衣裳还没做。 赵梦成没拒绝,把布拿给她的时候说:“要是有剩的就给婶子做一件衣裳,不用还了。” 刘木娘点了点头。 坐了一会儿,小夫妻俩就起身告辞,说什么也不留下来吃午饭。 等出了门,何水清伸手搀扶住妻子,结结巴巴的说:“雪厚,走路当心。” 布匹他也都拿着,不要刘木娘帮忙。 刘木娘忍不住笑起来,轻轻嗯了一声。 何寡妇正在屋里头做针线活,时不时往外头看一眼,等听见动静就迎出去:“怎么样,梦成答应了吗?” “娘,姐夫答应了,布我都拿回来了。”刘木娘进门前接过丈夫手中的布,一人拿着一半。 何寡妇一看就高兴:“这就对了,你是孩子亲小姨,如今他们娘不在了,合该你来做。” 刘木娘笑着说:“姐夫还说,要是布头有的剩的话,就给娘您做一件衣裳,不用还。” 何寡妇却说:“咱们两家是亲家,帮忙做几件衣裳也不费功夫,哪能占这么大的便宜。” 她摊开布匹来看,发现赵梦成买的布都是上好的棉布,给男娃的是蓝色的,上面是简单的云纹,给女娃的倒是更好一些,图案差不多却是粉色的。 何寡妇从没买过这么好的布,但也知道粉色的布,肯定是比寻常颜色的贵很多。 “梦成可真疼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年年都有新衣裳穿,还不是粗布。”她忍不住感叹。 刘木娘也说:“可不是,难得见他这样疼女儿的,馨儿有福了。” 这年头疼儿子的多,但疼女儿的实在是少见。 何寡妇笑盈盈的说:“既然梦成疼馨儿,那咱做衣服也费点心思,回头我给她衣服上绣几朵花,盘扣也做个花样,小姑娘肯定喜欢。” “娘,你还会绣花呢?”刘木娘惊讶的问。 绣花是一门手艺,乡下的婆娘缝缝补补都会,但绣花是有门槛儿的。 何寡妇笑道:“以前在娘家学过一些,这些年都没用过,手艺恐怕也生疏了。” 主要是何家太穷了,连绣花的针线都买不起,压根没有她发挥的余地。 当然,她绣花的手艺也没到能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