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书迷正在阅读:苟在将军府、厉先生的宝贝太磨人、他有病吧[电竞]、娇惯(校园1v1)、他對她,似她而非她——慾罪欲醉、分化、我的可爱老婆(GB)、火葬场渣攻不干了[快穿]、癫公们偏不让漂亮路人下线、穿成70年代文里的恶毒男知青
“所以两相比较下来,还是王家姑娘所赠送的礼物更用心些。” 那观音像露面之后,众人便不由自主地将谢荼和王怜二人所赠送的礼物放在一起对比。 言语之中,大有嫌弃谢荼“暴发户”的做派。 “你们不知道吗?谢相在入朝之前,只是兖州一个普通农户之子,想必谢姑娘‘家学渊源’,只觉得送金子最有用。” 轻飘飘的一句话炸响了大殿内所有人的好奇心。 王怜神色得意,也跟着补充道: “这样一座雕像,想必要花重金,可咱们皇后娘娘素来勤俭节约,这观音像送给娘娘,实在是打脸。” “谢家姐姐,你这马屁可算是拍到马腿上了。” 谢荼看着她,缓缓道:“王妹妹这话说得,我有些不敢苟同。” “适才听闻妹妹在家中拜师学艺,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习得雕刻的手艺,废掉的木料可用千斤计算。” “不知妹妹练习所用的木料,是何种啊?” 王怜听此轻笑:“谢姐姐不懂得雕塑之意,素来工匠手生手熟,依靠的便是木料的好坏。我一个初习者,自然是用最后需要送出去的木料作为练习。” 谢荼望着她,笑道:“我观王家妹妹适才所赠的雕像,是海南上好金丝楠木所制,那么妹妹那些刻废了的那些金丝楠木,也应当是价值连城。” “众所周知,金丝楠木难得,金子遍地,恐怕王家妹妹为制成这件礼物,所用花销远在我之上。” 王怜被她的话噎在当场,随后求助似的看向了王婕妤。 但是令她意外的,王婕妤并没有开口替她周全,反而是低着头把玩着手中流光潋滟的琉璃酒杯。 “臣女……臣女委实委屈,臣女只是为了精心准备,这才反复练习,想用最佳的成品赠送给娘娘。” 王怜委委屈屈地替自己辩解,可仍然不忘踩一脚谢荼: “可谢家姐姐准备的礼物,仅仅是座花了重金能买到的观音像,与我的用心准备完全不同的呀!” 谢荼不气不恼,悠然自得:“送礼乃各人的心意,我送自有我送的道理,为何非要与你分说。” “是王妹妹对我所赠送的礼物好奇,这才将观音像搬到金华殿中与大家一同观赏。” “否则,这件礼物,合该留给皇后娘娘自行拆封。” 她转头同高位上的成惠帝以及皇后娘娘解释了起来。 “这观音像看似俗气至极,可确实供奉在隆山寺,受了七七四十九天香火的雕像,隆山寺主持亲自开光,已有加持,娘娘放在宫中诵经,便有事半功倍之效。” 成惠帝好奇道:“哦?这么说,荼丫头也是早早备好了这礼物咯?” 谢荼轻轻点头 ,淡然道:“本就是一件小事,臣女认为不必大张旗鼓地去宣传,倒显得刻意了不少。” 听闻这话,王怜的一张脸涨得通红,成惠帝却笑出了声: “都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本就是宫中宴请,孩子们不必如此拘束。” 皇帝一锤定音,礼物之事就此揭过。 丝竹弦乐声再次响起,贵女们与公子们隔着屏风一同欣赏两边的节目,倒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因为有了成惠帝的参加,春日宴竟然有了一丝丝的肃穆之色。 许是知道大家不自在,成惠帝便开口开始同皇后商量游湖之事。 “朕看今日菜肴丰富多样,少不了皇后的操心,皇后辛苦了。” 郑皇后笑道:“本就是臣妾分内之事,何来辛苦。” “朕看朕与皇后在这里反倒是拘束了孩子们,不如这宴席早早结束,让孩子们去游湖吧。” “御湖上备了四艘画舫,听说都是王婕妤帮着布置的,爱妃有心了。” 成惠帝一碗水端平,夸了皇后也不忘夸王婕妤,玉贵妃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皇帝只拍了拍她的手。 “陛下说的是什么话,臣妾本就应当替皇后娘娘分忧,陛下这话说得倒是颇有让臣妾邀功的嫌疑了!” 王婕妤娇嗔道。 王怜看了一眼自家姐姐,双眸中充满了疑惑。 画舫游湖之事,是她多次提议才促成的,画舫的选择以及画舫上的布置也是她亲力亲为,姐姐为何丝毫没有提起自己的功劳? “是呀,姐姐就是太小心谨慎了些,当初布置画舫之事时,姐姐拉着我反复商议,苦思冥想,最后才定下最终的方案,也是不容易呢!” 王怜娇滴滴的嗓音越过众人,忙不迭地替自己邀功。 可惜成惠帝只是简单“嗯”了一声,没有搭腔。 王怜没反应过来,笑意还扬在脸上,可成惠帝却没给她好脸色,当即僵硬在原地。 谢荼心中感到好笑,王怡只怕是已经把幼妹放在自己要防备的队列之中,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强劲对手。 可惜,王怜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她只会盯着谢荼。 又寒暄了几句,成惠帝携郑皇后离席,留下张女官看顾。 玉贵妃则以自己身子乏了为由也跟着离席。 走了居高位的三人,金华殿内众人顿时轻松了不少。 “那咱们就移步御湖画舫吧。”王婕妤被宫女扶着悠悠站起身。 众人皆起身,按着座次顺序跟着王婕妤往外走。 可王怜却在起身后,快步走上前来,故意用肩膀撞了谢荼。